秋冬孕婦飲食需知及禁忌

冬季來臨,氣溫很低,溫差大,這對孕媽媽和胎兒的健康成長很不利。因此增加營養、提高身體免疫力,對於孕媽媽及胎兒尤為重要。人們常常會因快節奏的生活而忽視對日常飲食的要求,很多人僅僅滿足於單純的吃飽就好,忽視了營養的合理搭配。

秋冬孕婦飲食需知及禁忌 1
photo credit: PetitPlat – Stephanie Kilgast via photopin cc

孕婦飲食要多樣化,不能偏食,蔬菜、魚、蛋、水果、肉等樣樣要吃,使人體有足夠的能量及各種必需的維生素。中醫認為懷孕後飲食宜忌辛辣、煙、酒等,如韭、姜、胡椒等熱性食物,因血熱易傷胎,使血熱妄行而致流產,所以要忌口。不宜食用活血的食品,如生山楂、黑木耳等等。現代研究認為,以下食物亦不宜孕婦食用。

  1. 不宜吃木瓜。木瓜含有木瓜蛋白酶,可與孕酮相互作用,從而阻礙懷孕或造成流產。
  2. 不宜吃桃子。桃子性甘熱,味辛酸,有微毒。桃子有破血作用,孕婦食用後有可能引起流產。
  3. 不宜過量喝咖啡。婦女懷孕初期喝太多咖啡會增加流產的危險。根據調查顯示,每天只喝兩杯咖啡孕婦流產的危險就會增加,而如果孕婦每天喝4杯咖啡,這種危險會增加一倍。
  4. 不宜食桂圓。桂圓又名龍眼。因其性質大熱,凡陰虛內熱體質者不宜食用。懷孕後,大都陰血偏虛,陰虛則生內熱,故常有口乾舌燥、大便乾結等症狀。中醫主張胎前宜涼,而桂圓性熱,孕婦食後,不但不能保胎,反而出現先兆流產的症狀(腹痛、陰道出血)。
  5. 避免食用大型魚。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(FDA)建議,孕婦不要吃劍魚、鯊魚、鯖魚等大型魚類,海產金槍魚罐頭不超過180克。河水、湖水和溪水中釣來的魚,可能含有細菌或受過化學污染,也最好不吃。如果要吃,最好經過衛生單位檢驗。當然每週吃360克以下的魚是沒有危害的。
  6. 避免食用生肉和半生肉。不要吃生的或是未熟透的禽肉海鮮(比如生牡蠣、蛤和壽司等),它們可能含有大量細菌和病毒,要熟透後才能食用。此外,不要吃半生的雞蛋,煎雞蛋要全熟。
  7. 避免吃外面買的熟食。在熱狗、火腿、火雞肉、涼肉醬和香腸等熟食,以及冷藏的燻制海產品中,李斯特菌最容易繁殖,孕婦感染此細菌會導致諸如流產、畸形或死胎等嚴重後果。此類產品要煮熟後才能食用。
  8. 避免食用未經高溫消毒的飲料。不要隨便在街上買商販自釀的酒或果汁,這類飲料未經高溫消毒,很可能含有大腸桿菌等細菌。
  9. 避免生吃蔬菜、菜芽。不要吃生的苜蓿芽、蘿蔔芽或是綠豆芽,這些菜芽中包含細菌,可能對孕婦和胎兒造成不良影響。
  10. 避免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。如果孕婦的家族中有人對某種食物過敏,胎兒也會有很大風險患上食物過敏症。因此,懷孕期間要避免吃花生和花生製品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,以降低胎兒患過敏症的風險。由於酒會導致胎兒缺氧,影響胎兒腦部發育,而且這種損害往往是不可挽回的。因而,所有酒都應列入禁食清單,另外,飲茶過多,會使嬰兒瘦小體弱,所以若要飲茶宜適量。

那孕婦冬季適合吃什麼?

葡萄乾:葡萄乾內含大量葡萄糖,對心肌有營養作用,有助于冠心病人的康復,由於鈣、磷、鐵的相對含量高,並有多量維生素和氨基酸,是老年、婦女及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,可補氣血、暖腎,對貧血、血小板減少有較好療效,對神經衰弱和過度疲勞有較好的滋補作用。還是婦女病的食療佳品。

蜂蜜:蜂蜜可促進消化吸收,增進食慾,鎮靜安眠,提高身體抵抗力,對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著積極作用。蜂蜜幾乎含有蔬菜中的全部營養成分。在冬季每天喝上3-4湯匙蜂蜜,既補充營養,又可保證大便通暢。

牛肉:孕婦一個星期吃3至4次瘦牛肉,每次60到100克,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,並能增強免疫力。孕婦對鐵和鋅的需求是一般人的1.5倍。每100克的牛腱含鐵量為3毫克,約為懷孕期間鐵建議量的10%;含鋅量8.5毫克,約為懷孕期間鋅建議量的77%,營養價值比一般天然食品高。瘦牛肉也不會對血中膽固醇濃度造成負面影響。

巧克力:孕婦在食用巧克力後會把這種化學物質傳給正在母體內發育的嬰兒,從而使得其在出生後,特別是在6個月後,表現出積極的生活情緒。但建議不要過量。

蝦:蝦含有很高的鈣。如果孕婦吃蝦以後沒有不良反應,如過敏、腹痛,就沒有問題。懷孕期間適量多吃蝦或蝦皮可以補充鈣、鋅等微量元素,尤其是鈣可以促進幼兒的生長。吃蝦也可以促進幼兒腦部的發育。

總而言之,應吃新鮮的、未加工過的食品,食品必須要多樣化,因為各種食品所含的營養素不同,包括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礦物質及各種維生素。要葷素搭配、粗細糧搭配,不能只偏好某一種食物,這樣才能做到既滿足了口味,又保證了營養的全面,才有利於胎兒健康生長。

來源:39健康網、搜狐母嬰

 

如果喜歡敝站文章的話,請給我們一個讚,這是敝站成長的原動力,謝謝您!

 

 

免責聲明: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,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,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