懷孕肚子變硬!懷孕宮縮當心引發早產

懷孕的媽媽們一定會發現有時久坐或久站之後,肚子會變得硬硬的,這樣有關係嗎?會不會影響到寶寶呢?需不需要去看醫生?

pregnancy
photo credit: YanivG via photopin cc

孕婦肚子硬怎麼回事

晚期孕婦之所以不時覺得肚子變硬,往往是因子宮發生頻繁的,不規則陣痛:即假宮縮引起的。從孕28周開始,腹部會時常出現假宮縮,如果孕婦較長時間的用同一個姿勢站或坐,會感到腹部一陣陣的變硬,這就是假宮縮。

其特點是出現的時間無規律,程度也時強時弱。臨產前,由於子宮下段受胎頭下降所致的牽拉刺激。假宮縮的情況會越來越頻繁,宮縮就是子宮的收縮力,是指子宮體部平滑肌的收縮,是陣發性的,收縮與間歇反復交替,不受產婦意志所控制。它在分娩中的作用至關重要,只有通過有效的宮縮,才能使胎兒不斷沿著產道下降來完成分娩。

肚子硬正常嗎

到離你的預產期只有幾周時,這種宮縮可能會變得更劇烈、更頻繁,並帶來一些不舒服的感覺。早期那些無痛、偶發的假宮縮,不會引起明顯的子宮頸變化。這時的收縮可能會幫助你的子宮頸逐漸變軟、變薄。它甚至還可能會使你的子宮頸管開始略微張開。這一時期也被稱為臨產前期。這些都是為準媽媽將來的生產做演習,做準備也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。只要產檢正常;不是一個小時內連續出現四次到六次宮縮;沒有伴隨嚴重的腹痛、肚子變硬和腹部下墜的情況。只要注意胎動,準媽媽大可不必過於驚慌。

肚子硬要注意什麼

  1. 要注意假宮縮的次數;
  2. 觀察是否伴有較強烈的腹痛及腹部下墜現象;
  3. 懷孕晚期要多注意胎動;
  4. 多休息,營養要均衡;
  5. 撫摸肚子的時候,不要隨意轉圈,因為寶寶也許也會跟著打轉,容易引起宮縮。提醒準媽媽撫摸的時候要朝一個方向,與寶寶做交流時可以輕輕敲擊肚皮。

肚子變硬怎麼辦

肚子變硬給孕媽媽帶來了不適感,可以通過以下方法緩解:

改變你的活動或姿勢。有時走路能減輕你的不適,有時休息能緩解假性宮縮。(如果是真正分娩時的宮縮,無論你做什麼,宮縮都不會停止,而且會逐漸加強)。

洗個熱水澡,放鬆身體。

喝幾杯水,因為假性宮縮有時可能是由脫水引起的。

嘗試放鬆練習,或做緩慢的深呼吸。雖然這樣做並不能使假性宮縮停止,但也許能幫助你應對不舒適的感覺。

肚子變硬什麼時候要去看醫生

肚子變硬,二十周以後就有生理性宮縮,它的特點就是不規律的、沒有疼痛的、散發的腹部變硬。很多人認為是先兆性流產,要安胎,非常緊張,其實沒有必要。如果是痛性宮縮,並且是有規律的,那個時候可能是先兆流產,要及時就醫。如果只是肚子變硬,不要緊。可能是生理性宮縮,不過注意休息。如果經過休息也不能緩解,而且出現規律性疼痛,需要去就醫。

孕晚期肚子硬的原因是什麼?

孕晚期肚子硬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?懷孕後期有的孕婦下腹變緊,變硬,有時候有些疼,多半見於早產,妊娠晚期假宮縮或感染。所以,孕晚期肚子硬,可能是由這些原因導致的。

1、感染及其他

早產發生的原因是多見於感染,其中包括生殖道感染及羊膜炎等。但泌尿道感染,腸道感染也可誘發以上症狀。此外胎兒腹中騷動頻繁時某些孕婦也會產生下腹變緊,變硬,疼痛感。預防這種症狀的方法是採取左側臥位休息,這樣可增加子宮胎盤的血流量,防止或減少自發性子宮收縮,孕晚期禁止性生活,預防尿路感染,吸煙者需戒煙。

2、早產

這是指妊娠未滿孕37周的分娩。一般孕婦可發現宮縮,表現為下腹變緊,變硬,腹痛。如果每10分鐘內有2~3次宮縮,持續30秒以上,或伴有陰道血性分泌物排出,即為先兆早產,需去醫院檢查觀察。若在觀察過程中子宮頸口有進展性擴張,並且宮口已開大於2釐米,則早產將不可避免。

3、妊娠晚期假宮縮

這是發生在妊娠中的不規則的弱的子宮收縮,不伴有疼痛。其特徵是常在夜間頻繁出現,翌日早晨即消失。這和妊娠晚期的分娩陣痛表現為間隙短,有規則地漸進地腹痛不一樣。大多數孕婦可無不適感覺,但有些對痛覺敏感的孕婦,可將子宮正常的收縮誤認為臨產宮縮。據估計約有1/3的所謂先兆早產病例,並非真正臨產,而是假臨產。

4、也有可能是陣痛即將來臨

如果臨近分娩時(在預產期前3周內,即進入足月妊娠了),感覺有規律的肚子變硬,而且這種情況反復出現,很可能意味著真正的陣痛(臨產)即將來臨。

最簡單的區分這種肚子變緊和陣痛的辦法是利用“151規則”,這個規則是:如果宮縮每次持續至少1分鐘,間隔5分鐘或更短的時間,這樣的情形持續至少1個小時,那麼這就是分娩前的陣痛了,應該馬上去醫院。

對頻繁出現以上症狀的孕婦,自己也不能確診是何原因時,或者是孕晚期經常有肚子硬這種現象,可以做胎心監護觀測是否存在不規則宮縮,如有不規則宮縮應予以適當的治療。

來源:太平洋親子網

 

 

如果喜歡敝站文章的話,請給我們一個讚,這是敝站成長的原動力,謝謝您!

 

 

免責聲明:站內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,若有醫療或與身心相關之專業問題請洽詢專業的醫師與護理人員,避免造成誤導或誤判情勢!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