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體是什麼

黃體是由排卵後留下的空卵泡形成的。它是卵巢卵泡生命週期的最後一個活躍階段。

沒有它,早期懷孕無法維持。黃體在月經週期和懷孕中的重要角色往往未被充分重視。

卵巢由許多卵泡組成。這些小小的充滿液體的囊中各自包含了一個未成熟的卵(或稱卵母細胞)。月經週期的前兩週,由下丘腦調節並由垂體釋放的激素會觸發其中一些卵泡生長,並使卵泡內的卵成熟。

最終,一個卵泡會成為優勢卵泡。這是排卵時釋放卵子的來源。卵子從卵泡中迸出,留下空殼的細胞。這些細胞在卵子釋放後經歷了一個轉變,塌縮在一起並改變它們分泌的激素。這塌縮的卵泡便成為黃體。

黃體與激素分泌

黃體實際上是一個暫時的腺體結構。它分泌雌激素和黃體酮以準備身體可能受孕的情況。這些激素幫助增厚子宮內膜(為卵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床鋪進行植入)並幫助維持該內膜。

如果沒有受孕,黃體開始解體。這導致黃體酮和雌激素下降,進而引發月經。生殖週期重新開始。當黃體不再活躍時,它會轉變為白體。

黃體與月經週期

月經週期有兩個主要階段:

  • 卵泡期:選擇數個卵巢中的卵泡成熟直到其中一個釋放出卵子。
  • 黃體期:排卵後,身體準備子宮接受受精卵或胚胎。

在排卵前,促黃體生成激素(LH)會激增。這種激素對排卵以及排卵後的過程都至關重要。

在排卵前,LH會促使卵泡及其內正在發展的卵子加速生長和發育。LH還會觸發酶開始分解卵泡的外壁。最終,卵子達到完全成熟,卵泡壁破裂,釋放出成熟的卵子。

一旦卵子釋放出來,LH會繼續影響原卵泡的細胞結構。在排卵前,卵泡中的顆粒細胞和卵泡膜細胞會產生雌激素。然而,在排卵後,LH會促使這些細胞轉變並開始釋放黃體酮。

黃體酮在黃體期中起著重要作用。首先,黃體酮信號腦中的垂體和下丘腦減慢促卵泡刺激激素(FSH)、LH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(GnRH)的生產。這防止了卵巢中的額外卵泡發育並排卵。

其次,黃體酮準備子宮內膜。黃體酮觸發子宮內膜分泌蛋白質,這些蛋白質維持內膜並為受精卵創造一個滋養的環境。

黃體酮還信號乳腺組織準備產乳。因此,在排卵後和月經前乳房可能會變得敏感。

黃體與受孕

如果卵子受精,並且胚胎植入子宮內膜,胚胎會形成一個非常早期的胎盤。這個早期胎盤會釋放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,妊娠試驗檢測的激素)。

hCG的存在會信號黃體繼續分泌黃體酮。黃體酮會防止子宮內膜被排出,並防止進一步的排卵。

如果沒有懷孕,黃體慢慢解體。這會在排卵後約10到12天或月經開始前2到3天發生。

隨著黃體分解,黃體中的細胞停止大量生產黃體酮。最終,黃體酮下降導致子宮內膜崩解。月經開始。

此外,黃體酮的下降信號垂體和下丘腦增加FSH、LH和GnRH的生產。這重新啟動月經週期,卵泡期重新開始。

白體

當黃體分解時,它會留下疤痕組織。這些由軟骨組成的疤痕組織被稱為白體。雖然黃體呈黃色(拉丁語中的「黃體」意為「黃體」),但白體是白色的(拉丁語中的「白體」意為「白體」)。

白體留在卵巢上幾個月。它似乎沒有特定的目的。不像黃體,白體不作為腺體也不分泌激素。

最終,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充當內部清理隊,吞噬了大多數構成白體的細胞。在非常罕見的情況下,白體會留下來並且疤痕組織在卵巢周圍形成。不太了解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,因為它非常罕見。

黃體囊腫

黃體是由排卵期間釋放卵子的開放卵泡形成的。有時,開口會重新密封。液體填滿腔體並形成囊腫。這種囊腫被稱為功能性囊腫。它們通常是良性的(非癌性)並會自行消失。通常,黃體囊腫無痛且無害。

如果你正在進行生育治療,週期開始時進行的超聲波檢查可能會發現黃體囊腫。根據囊腫的大小,醫生可能會延遲你的治療週期或引流囊腫。

如果你容易發生黃體囊腫,你的生育醫生可能會在治療前一個週期讓你服用避孕藥。這防止了治療前一個月的排卵,從而防止了潛在囊腫的形成。

有些人會在早期妊娠超聲波檢查中發現這些囊腫。在這些情況下,囊腫通常會在妊娠的第二個三個月自行消失。如果囊腫異常大、增長或疼痛,可能需要手術引流或移除。

黃體囊腫疼痛

有時,黃體囊腫會引起輕微的不適。它可能表現為單側的短暫、劇烈疼痛。有時也會引起一側骨盆區域的鈍痛。如果你懷孕,這種疼痛可能在妊娠的早期持續。如果你沒有懷孕,則疼痛可能在月經開始後的幾天內消失。

只要疼痛不嚴重且未伴隨其他令人擔憂的症狀(如嘔吐或發燒),通常不需要擔心。

在罕見情況下,黃體囊腫可能引起劇烈疼痛。在極少數情況下,囊腫如果特別大,可能會導致卵巢扭轉。這可能會引起卵巢扭轉,需要手術介入。

如常,如果你經歷劇烈疼痛或異常出血,請聯繫醫療保健提供者或立即前往最近的急診室。卵巢扭轉可能非常嚴重。

黃體功能障礙

在某些情況下,黃體不會產生足夠的黃體酮。這可能導致異常的斑點出血。早期妊娠中的低黃體酮水平可能會導致看似輕微的月經,使你誤以為自己沒有懷孕,而實際上是懷孕了。

當排卵後的黃體酮水平較低時,這可能被稱為黃體缺陷或缺乏。但更常見的是被稱為黃體期缺陷。黃體缺乏可能增加早期流產的風險。

治療可能包括黃體酮補充或使用生育藥物,例如克羅米芬(Clomid)或hCG注射。理論上,生育藥物通過加強排卵前的激素,可能有助於產生更強的黃體。

然而,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些治療方法有效。另外,hCG會增加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(OHSS)的風險。黃體缺陷的正確診斷也存在爭議和不確定性。根據現有證據,美國生殖醫學學會並不認可黃體期缺陷是導致不孕的具體原因。

返回頂端